明日へ連れて

个人微信公众号:shaoyanshaoyu_
摄影爱好者
偶尔写点小文章

冷酷间谍X温柔人妻:揭开诺曼底登陆背后的秘密

01 写在前面

周末在家看了一本间谍题材的小说——《针眼》,作者是悬疑小说大师肯·福莱特,因为今年正好看了他的长篇《世纪三部曲》,被他的叙事能力和宏大的笔法所深深吸引,所以一开始就觉得这本短篇小说同样不会令我失望。

关注读书类公众号的朋友们或许会发现最近有许多号都在推荐《圣殿春秋》——传闻是一本半个地球都在通宵读的小说,也是他的作品哦,可见这位作家是多么受到读者的热捧!果断把这本书加入我的必读书单~

《针眼》的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英方让俄方误以为他们要在加来登陆,然而实际上他们将登陆地定在了诺曼底,德国人相信了英方的假象,最终导致德军的惨痛失利。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杜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亨利·费伯,他是一名优秀的德国间谍,正是他事先洞悉了盟军设下的登陆骗局。本书讲述了他想方设法要把情报从英国送达到德国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02 没法不对费伯动心

在作者笔下,费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性。

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英国警察在火车站拿着他的照片询问路过的女孩是否见过他:

女孩:哦,他多帅啊!我要是见过他就好了!

警察:你要是知道他干过什么事,你就不愿意见他了。

女孩:你抓到他的时候,问问他想不想认识一位布里斯托尔的好姑娘。

他聪明博学、谈吐文雅——

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观光时,一位中年人纳闷为何在一道圆形拱构成的回廊中竟会出现一个尖形拱,费伯仔细看了看:这段罗马式的回廊中偏偏出现了独一无二的哥特式尖形拱。他于是说道:

或许是因为修道士想看看尖形拱会是什么样子,于是建筑师就建了这个给他们看。

中年人诧异于如此精彩的推断,并赞美他:能做出这种有启发性猜测的人可以得到博士学位。实际上,这位中年人正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历史学教授!同时他也是费伯日后的对手,这是他们宿命般的初相遇。

他身手敏捷、训练有素又冷酷无情——

十几岁便分别进入了两所军校摸爬滚打,“藤条、冷水澡和粗劣的食物”磨练出他钢铁般的坚定意志,他学会了英语、法语和历史学,并以前所未有的最高分通过了毕业考试。进入德国情报机构后,他学会了使用无线电发报、使用密码、测绘地图、盗窃、暗杀等各种技能,并一步步获得了上尉的职级。

“看见过我的脸的人都得死”,这是他的行事准则,所以他毫不留情地杀了试图引诱他的女房东、他的秘密接头人、五位英国军官......他惯用的凶器是一把锥形匕首,杀人后会习惯性呕吐。

人们这样形容他:

他对什么都不在乎,他用同样的目光看待每一个人,仿佛心里琢磨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怎样在你走错一步的时候取你的性命。

但偶尔他也会表现出温情的一面——

进入两位老人的家里,他只是开走了她们老式的汽车;那个让他搭便车的男人他也留下了他的性命;还有露西,哪怕这个女人已经对他造成了威胁,他却不想杀她,而这却成为了他致命的疏忽,他最终死于露西之手。一个专业的间谍,是不能有感情的,一旦稍有心软,就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他没有把圣保罗大教堂的正确方位提供给德国空军,因为他身体里有一种保护美的东西的冲动,也因为此他才对露西心软,他视她为非凡尤物,值得悉心呵护。

躺在这个男人的臂弯里,露西不解:

一个人怎么可能杀起人来那么冷酷,而爱起来又那么温柔?

书中有这样一幕,堪称全文最甜——

她吻了吻孩子,“自己上床去吧,宝贝。过一会儿我再去给你把被子盖好。”

“那,亲亲我的小熊。”

“晚安,小熊。”

乔走了。露西回过头来看亨利。他的眼睛睁开了,脸上露出笑容。他说:“亲亲亨利。”

她向他俯下身去,吻了他伤痕累累的脸。

这哪里是平素里杀人不眨眼的狂魔,分明就是个内心缺乏爱和安全感小男孩啊!因为这一幕,我对结局感到特别遗憾,如果费伯不是间谍,如果他俩相遇不是在战争年代,不是在那样的一种境遇之下,他们在一起一定会无比幸福!

费伯身上有着非同一般的素质:

他之所以能活这么久,靠的就是对可能没什么的事情百倍警惕。

他从不把任何地方当成家,因而也不对任何事物产生留恋。

他不相信自己对谁能爱得那么深。

他始终有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而间谍是唯一能允许他将任何对他稍有威胁的人随时置于死地的职业,因此他选择了这一行。

理智告诉我,为法西斯工作的间谍不值得同情,而且因为知道诺曼底登陆是成功的,所以也猜到了情报不会被成功送出。但结尾看到他死去的时候,依然还是为他感到悲伤。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杀人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着他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露西也察觉到这一点:

 在他身体的深处有种又冷又硬的东西,他的某一部分交付给了别的,一种抛弃平常感情而投身什么更高的职责的准备。他永远不会属于任何女人,因为他另有更高的忠诚去奉献。

他身负重要情报,有人布下天罗地网等他入瓮,而他的生存与否甚至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能改变一场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不由得他不冷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时的心软只会带来祸根,他一心只为着一个目的——把情报送到元首手中。

在战争年代,费伯只是千千万万为战争机器工作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已,个体存在的意义已不再重要,包括露西,没有人在乎她能否活下去,只要她能毁掉无线电就行,他们的象征意义大过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生命层面的意义,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而两人之间激烈的周旋和搏斗,则预示着历史的走向。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争会引起一个人最为强烈的恨意,在一场战争里,谁都不需要心,也不需要爱。哎,我是多么想这俩人活在和平年代!


03 我爱的人,一定要是一个女英雄

书中刻画了两位勇敢的女性——克里斯琴和露西,说起来,肯·福莱特真的相当擅长刻画女性角色啊,个性鲜明、有深度、有内涵,令人难以忘怀。

克里斯琴是布劳格斯的妻子,她在战乱时开救护车拯救平民,最终不幸死于一场空袭,临死前她的遗言是:“你们只好靠自己来赢,这场战争我可帮不上忙了,孩子们。”这个女人在硝烟弥漫、四处起火的城市里吹着口哨、谈笑风生地穿行期间,一个人顶两个男人,人们都以为她无所畏惧,而当夜晚来临,卸去所有防备的克里斯琴,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妇女,布劳格斯看到了她眼里的脆弱,但他却以她为傲——她并非不害怕,但却勇气十足。是啊,谁又能要求他人真的无所畏惧呢,所谓勇敢,无非是明白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却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啊。

拥有过最好的她,使得布劳格斯在此后的很多年无法再寻得另一位让他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崇拜和钦佩的女性。

他曾问友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哪里去找一个像她那样的女孩?

友人反问:一定要是一个女英雄吗?

他答:自她之后,是的。

命运大概是眷顾他的,后来又让他遇见了露西,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实是战争让英格兰遍地都是女英雄。

露西的前半生是多么地不幸,新婚不久丈夫便遭遇车祸而残废,从此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对她万般冷漠。她在孤零零的风暴岛之上,守着儿子和几乎把她当陌生人的丈夫,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她曾渴求温暖,她跟丈夫说:我需要有人来爱我,而他却视而不见。

如果不是费伯的出现,她就会这样平平淡淡,怀着对丈夫的忿忿恨意过完一生。但当她意识到费伯的真实身份后,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了冷静和勇敢,当然部分也是因为突然被激发出来的母爱。为了阻止费伯发出情报,她不惜用双手插进插座造成电线短路,她为死去的丈夫而战,为自己的儿子而战,也为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年轻人而战,那一刻,她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更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

小说结尾,布劳格斯和露西已到了成为爷爷奶奶的年纪。

他握住她的一只手臂拉着她。“还是有些好处的,”他说,他的声音一下轻柔了,上年纪人的那种坏脾气全都不见了,“我遇见了一位女英雄,还娶了她。”

我想,在他们的孙子看来,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04 写在最后

我跟许多书友有种相似的感受,本书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要精彩得多,尤其加上,我不是很喜欢结局。为什么在刻画了如此足智多谋、身手敏捷的间谍形象之后,费伯却这么轻易地被一个女人杀死了,让我心里空落落的,实在遗憾。另外,诺曼底登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其成败全维系在一个间谍身上,有点太夸张啦,而且希特勒也过于信任这位间谍了,这里权当是小说需要吧(原谅我做了一次标题党)。


评论(1)
热度(5)

© 明日へ連れ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