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へ連れて

个人微信公众号:shaoyanshaoyu_
摄影爱好者
偶尔写点小文章

也谈《寒门状元之死》

这两天有一篇关于寒门状元之死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文章讲述了一个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奋斗考取名校的青年,因怀抱理想、一身正气导致人生处处不如意,最终因病早逝的故事。许多读者深受感动,纷纷感叹“寒门难再出贵子”,以及这个社会太过黑暗、太不公平。

后来被网友扒出,这个公众号隶属于情感领域大V咪蒙的公众号矩阵体系。紧接着,网友指出文中内容有多处不实之处,仔细一看根本经不起推敲,甚至是错漏百出。这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这篇编造而成的文章,为什么能轻松获得高达数百万的阅读量,而像咪蒙一样的团队,这么容易就赚的盆满钵满呢?

在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有如此之高的阅读量之前,我更想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要去编造文章?

身为一个公众号的运营者,其目的无外乎打造个人品牌进而获取流量,最终使得流量变现,也就是通过获取更高的阅读量/点赞量进一步获取广告收益。阅读量的提升与标题、文章内容还有配图都紧密相关,运营者将每一个环节进行精雕细琢,以达到阅读量的最大化。

新媒体行业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既然是阅读量,那么运营人员没道理不去想方设法提升它。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了解用户喜欢看什么→写用户喜欢看的内容→用户阅读并分享以吸引更多用户→数据可观,重复上述步骤(数据不可观,换个内容继续重复以上步骤)

所以,其实编造内容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他们知道用户喜欢看什么,但又不能从现有事实中提炼用户偏好的内容,那么为了阅读量,他们干脆开始胡编乱造。

其实说到编造这个事情,我们很多人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读书的时候写议论文,必须要举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如果找不到,就只好去编。凭空讲道理会显得很空洞,言之无物,但一旦你加入了生动具体的案例,可信度就会大大增强,也更容易拿高分。比如你干巴巴地写流感多么具有危害性,呼吁大家要重视,哪怕你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讲的很透彻,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你说,我身边的某个人得了流感,但他不重视,恶化以后去医院,下午就死了,那就能起到振聋发聩之效。

跟我们编故事只是为了考试不同,该文作者是为了商业利益而编造故事,而一旦涉及到利益,大家就容易变得愤怒,毕竟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浪费自己的感情同时还帮他赚了钱,搁谁也不会开心。

所以,正是因为新媒体行业的这一套运行机制,必然导致从业者深入研究人性,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再举个例子,你写一个高中辍学的人在工地过着普通的生活的故事,一定没什么人愿意看。 想要获得阅读量,你得这么写: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没读完就辍学去打工,开始捣鼓了一点小生意,没想到发了大财,成为了本地某企业的老板。结果他们企业招聘,应聘者居然是他高中班上考上名牌大学的尖子生。

然后这篇文章要配上一个类似这样的标题——《名校毕业又如何,还不是要给高中肄业的同学打工》。

我随便翻了翻咪蒙公众号文章的标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钱男人喜欢丑女人

生完孩子后,我tm只想换个老公!

哈哈!当年的那个校花,已经胖成了大妈

有没有发现这些标题的一个共同属性:打破惯常思维、揭露生活现状,或许还暗含着人内心深处某种阴暗的思想。

第一条安慰了那些对自己长相不满意又幻想美满爱情的女性,第二条说中了不少丧偶式育儿的新手妈妈的心事,第三条则让那些嫉妒过校花的女生得到一丝快感。读者能在阅读时短暂地逃离自己平淡的人生而获得一丝YY的空间,在那个YY的世界里不努力、不改变自己也能逆袭走上人生巅峰,或是比自己优秀的人最终都没有好结果,又或者是满世界都是跟自己一样的loser,那是他们所期盼的生活,现实太苦了,人们需要这样的内容提供一个发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实际上,没有人愿意看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平平淡淡是真实,但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大家越来越追求刺激、反转、体现社会阴暗面的内容,视心灵鸡汤为砒霜,对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类文章嗤之以鼻。所以,揭露职场潜规则、说寒门难再出贵子、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或是讲述黑心医生等内容能够收割巨大的流量。

有人眼红这些爆文,想如法炮制,可是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故事怎么办呢?那就编呗!只要牢牢抓住人性的弱点——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并各个击破,每一个点都能扩写一个故事,不愁鱼儿不上钩!我们看该文作者,将贫富分化的阶级矛盾、职场潜规则、考试作弊的陋习还有保健品忽悠人的本质等一系列社会的阴暗面集中体现在一篇文章里,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能量,每一个点都能精准地击中一批人的内心,引发大家的共鸣。

讲到这里,又想到一个问题,类似这样的文章能爆红,到底是读者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我们尽可以嘲讽咪蒙的坏,但架不住有这么多人愿意看她的文章并且还愿意分享、同时表达自己的共鸣,她的文章和价值观就是有市场的,哪怕是编的。

如果一个信息平台,所有类型的内容以同等几率被大家看到,并且按点击率倒序排列,不用想都知道,排在前面的八成是低俗、色情类的内容,这就是人性。有人看,所以才有人写,并且写了还能赚钱,这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说看了本文提到的文章的读者或是产生了共鸣的读者就层次低或怎么样,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焦虑跟好色一样也是人性的体现,因为我们的焦虑感太重,或是我们内心倾向于相信文章说的这些阴暗面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才会受骗因而成为作者敛财的工具。贩卖焦虑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焦虑的存在,并且更愿意相信我们对这些焦虑无能为力,所以愤怒、同情、声讨社会的强烈情绪就极容易被激发出来。

其实这件事往好处看,也是有令人欣慰的地方的,那就是现在的读者越来越不好骗了,这篇文章写出来没多久就遭到了网友的光速打脸,说明大家在看新闻和信息时,更加谨慎了,没那么容易被带节奏,已经学会了鉴别内容的真伪。而放在电影市场也有类似的现象,以前烂片热度很高,甚至越骂越红,不叫好但是叫座,但现在大家也不愿意再为烂片买单了,烂片即使有一众的流量明星出演,票房也十分惨淡。

还有就是,文章本身讲到的一些现象,尽管是虚构的,但在现实中很可能是存在的,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至少有一些警醒作用。老实说,我自己就被文中班主任和校长的那两段话所触动:

“你们是这个省最好的一批学生,你们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你们大多数未来都会进入到名校。但我想你们记住,无论你们未来考得多好,赚多少钱,也不会让我高看你们一眼。你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担子,如果这个社会和国家注定需要伟大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你们?你们占尽了最好的教育资源,你们都没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你们还奢望谁有?”

我总觉得我还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讲,但怕是以后没有机会了。

我害怕自己奢望得多,但依然有一些身为长辈的过分要求想说出来。

我从不奢求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出现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但希望你们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出现在普利策的名单上,出现在拉科斯医学奖上,出现在联合国慈善奖上,甚至出现在人类突出贡献奖的名单上。

你们大概会怪我,说这个糟老头子为什么咒我们赚不到钱?

对不起了,从你们进x中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把你们冲着名校学生去培养,而是把你们当作未来改变的世界的那一部分人在培养。

我希望学校对你们的影响,远不只是送进一所好大学成为亿万富翁那么简单,我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真的用力活过的人。

最后我说5个词语,在未来的10年20年,你们一定要小心它们:

成功、浮华、焦虑、攀比、欲望。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以后我要是能把我的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读书该多好。这两段话让我心中忍不住热血翻涌,一时间想到了很多很多,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虽然很遗憾,这班主任和校长都是作者编的......

其实,这位作者如果堂堂正正地把这篇文章当小说写而不是真实故事来写,我觉得完全没问题,她讽刺了物质主义、利益至上等社会现象,确实能引发人的共情,算是一篇蛮好的文章,但是她非要打着真实的幌子行编造之实,则多少为我所不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也在运营着公众号的人,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在写自己想写的和写读者想看的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并且永远不要为了阅读量而违背自己的初心。


评论
热度(7)

© 明日へ連れて | Powered by LOFTER